来源: 更新时间:2019-05-02 09:41:13 阅读量: 569
“丁克一族”一词尽管已经十分耳熟,但在中国,什么年龄“生”,“生”或者“不生”好像都有一条标准。如果你不按这个标准走,世俗将投来异样的眼光。这已经无关于你的选择,而是大家都好像必须这么做。
那到底什么年纪生小孩最好呢?生育有没有黄金时期一说呢?
关于生育的“最佳年龄”一说
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明显延迟,导致生育高峰推迟,生育率有下降的趋势,且以一孩生育率最为明显。这也验证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胎母亲年纪一般都较过去的妈妈们要大的现象。
生育要早还是晚?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其中“婚育观念”是影响人们选择生育年龄的决定性因素。而婚育观念的形成则与受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地方习俗息息相关。现有研究表明,孕妇月经初潮年龄与辖区内人均经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且生育年龄向后推迟现象在文化层次上向最高和最低学历两极分化。
尽管现实情况如此,那抛却各种外在条件,从生理上来说,有没有“最佳生育年龄”一说呢?
这就不得不谈“育龄期”这个词了。“育龄期”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从可以怀孕开始,到不能怀孕为止,也就是说能够生育的时间。人口学把这段时间定义在15-50周岁。当然,能怀孕不代表优生,毕竟伊能静小姐姐是48岁也要拼三胎的人,“最佳”才是关键。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全美2009年700多万住院的孕产妇进行相关统计和比较,发现就早产、宫内感染、产后出血、子痫、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来说,并不是年龄越小,相关风险越低,而生产年龄越大,发生并发症风险就越大。
从数据上来说,大体呈现出一个“U形”曲线,即两头高中间低。也就是说,只有在某个中间段的年龄,发现风险的概率相对来说最低。其中11-14岁年龄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大,相关风险概率逐渐下降,在25-34岁时下降到最低,达到谷底,而其中30-34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25-29岁组则更低一些。
除却对孕妇本身造成的影响之外,很多人更关心孩子的“优质”问题。根据威廉姆斯产科学,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曲线呈一个缓慢爬坡趋势,即大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缓慢增高,但在35岁之后则大幅度增大。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发生妊娠并发症的概率,似乎25-29岁怀孕可能更加理想一些。